本欄所有個人照片均保留版權,未經本站同意,不得轉載。連絡電郵: geegeelooloo@gmail.com

8/1/14

盂蘭節的傳統故事 (摘自雅虎網路知識) (08/01/14)

盂蘭節,又名中元節,有關這節日的傳說很多,其中最流行的說法就是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大開鬼門關,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受人拜祭,直到七月的最後一天,重關鬼門之前,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。所以農曆七月又稱鬼月。


除了充滿鬼秘的流行說法外,盂蘭節亦有傳統及宗教的由來說法。

傳統習俗

中國以農立國,傳統習俗會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(元宵節),以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,以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。在古代,每逢農曆七月十五日,農民會在這一天以剛收成的新穀祭拜祖先。

佛教說法

相傳有一位名叫「目蓮神」,他的母親死後不幸墮落餓鬼道中,凡食物進入她的口,都會化作烈火,因此她死後從沒有吃過食物,苦不堪言。目蓮神為了拯救母親,出家求佛,佛祖被目蓮神的孝道所感動而授給他一套「盂蘭盆經」。當目蓮神唸了此經,便可以招來四方諸神,共同拯救他的母親脫離苦難。於是,目蓮神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便唸誦此經,從此他的母親便脫離苦難了。後世信奉佛教的富戶為了做到「百善孝為先」,在農曆七月十五日前後,請來和尚、尼姑唸經祈禱,其時擺設佛壇、香案,並供上酒菜,虔誠之至。而和尚、尼姑所唸之經文多為盂蘭盆經,以此來追念亡父亡母,有的追祭甚至遠及七代以上,因此又名「盂蘭節」。

道教說法

道家全年的勝會分開三次舉行。正月十五日稱為“上元”而七月十五日便稱“中元”最後十月十五日舉行稱為“下元”,三個合稱為“三元”。在上元當日,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,而中元是用以赦免亡魂的罪,最後下元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。雖然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,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,只是減輕了一些,希望他們早日安息。在法事中,他們不單只超度亡魂,而且更為無主孤魂和那些為國捐軀,戰死沙場的死難者施予救濟。而在法事中所得的香油錢,主要是用作購買祭品之用。

中元節的意義

從有關中元節的傳說或由來,可深切體會到中元節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。

中國人相信,人死後會變成鬼魂,悠游於天地之間。中元普度祭拜無子嗣的孤魂野鬼,讓他們也能享受到人世間的熱忱,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「博愛」的延伸。而結合目蓮救母的故事,亦有助孝道的宣揚。因此,中元節是可說一個具有正面意義的節慶

傳統習俗

由明代起農曆七月十五日,南方各地的人們於中元節之夜會在河裡點起三十六盞燈,放燈在水中順水飄流的目的,就是讓孤魂得以超度,脫離苦難,因此這習俗又名「度孤」,取其超度孤魂之意。在雲南等地亦有此類習俗,於七月十五日前後,每家會將造好的蓮花燈放在路旁或水中,好讓冤魂拾去此燈後得以投生。

另外,在中元節夜裡,陝西等地的農民多會相約飲酒,當地人稱這習俗為「掛鋤」,意思是農民於這天會把鋤頭掛起,休息一天。除此之外,農民會選擇一塊較佳的莊稼地,於這地旁邊掛起五色彩旗,而這習俗稱為「田旛」,象徵豐收之意。而在江蘇等地,這天晚上亦會用各種色紙剪成花瓣的模樣黏在碗口,於碗的中間則用油點火,叫做「地藏鐲」,目的是指引冤魂的去路,不致失方向。

香港是一個各種文化匯集的地方,在這個現代化的都市,傳統風俗習慣仍得以保存。一踏入農曆七月,人們會於入黑後,帶備香燭、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、白皈在路邊拜祭一番。

“盂蘭勝會”打齋附薦先人的習慣亦行之不絕。舉辦盂蘭勝會的地區有長沙灣、樂富、牛頭角、黃大仙、石硤尾等。盂蘭勝會中最重要的就是打齋的儀式。而“派米”的習俗亦未有因時代而改變,原意是為先人消災解難,那些一袋袋的米,稱之為「平安米」,任何人都可以排隊領取,現在的對象則以長者為主。

忌諱

在過去,盂蘭節的確影響了不少社會的運作。某些行業的人,因為畏懼鬼魂作祟,在七月至七月十五期間會停止工作,如土木工程的,在這個月裏不會開工動土;

造船的,不會讓新船下水;行商的,盡量減少商店開幕;嫁娶訂盟不會選擇此月;出外旅行的,亦會減少行近水邊,怕成為落水鬼的替身等。

人們一般認為七月十五是鬼節的正日,亦是鬼門大開的日子,那時候陰氣是全個月裡最重的,所以有傳當晚最好不要出街,以免撞鬼。除此之外,也不要亂說一些不吉利或得罪靈界的說話,以免招惹陰靈。

總結

一般來說,盂蘭節給港人最深刻的印象,不離「迷信」與盂蘭勝會,其真正的宗教意義似乎已被人忽略。不論你會如何看待此傳統節日,如打算應節「燒街衣」,記緊必須保持地方清潔,免得被票控罰款一千五百元啦!

「中元普渡」是目前民間最重要的節慶之一。民間俗稱農曆七月為「鬼月」,相傳陰司地府於七月初一這一天「開啟鬼門」,讓孤魂野鬼重返陽世享受奉祀,直到七月三十日才「關鬼門」。因此,農曆七月是諸事不宜、禁忌最多的月分。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的中元普度,是七月份普度祭祀的最高潮,在古代,民間在這一天以剛收成的新穀祭拜祖先。

  《禮記.月令》載:「是女也(七月),農乃登榖,天子嘗新,先薦寢廟。」在收穫的季節,天子象徵性的以新榖祭祀祖廟,表達對祖先的敬意。由於祖先崇拜在中國人的信仰中占了相當要的一環,所以「薦新」的習俗得以存活數千年,甚至在它已從國家祭典中消失以後,民間都還保持著薦新的習俗,並且集中在農曆七月十五舉行。

  《荊楚歲時記》記載:「七月十五日,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佛。」

《玄都大獻經》載:「七月十五日,中元之節也。……是日地官校閱,搜說眾人,分別善惡。諸天聖眾,譜詣宮中,簡定劫數人鬼簿錄,餓鬼囚徒,一時俱集,以其日作玄都大齋,敵於玉京。及採諸花果,世間所有奇異之物,玩弄服飾,幢幡寶蓋,莊嚴供養之具,清膳飲食,百味芬芳,獻諸眾聖,及與道士。與其日月講誦是經,十方大聖,高錄靈篇,囚徒餓鬼,當時解脫,一俱飽滿,免於眾苦。得選人中,若非如此,難可拔脫。」

  中元普度是道教的「中元節」和佛教的「盂蘭盆會」兩個民俗節日的結合。

  佛教的中元節是宣揚孝道為主,旨在勸善教化。而道教則是解脫超渡罪孽餓鬼。「孟蘭盆」乃梵文「解救倒懸」之意。「孟蘭盆經」所載目連救母的故事,自唐代以降,衍譯成目連救母的「變文」和「寶卷」,至宋代民間盛行「目連戲」,明清兩代目連戲又融合「西遊記」情節和雜技表演,內容更為豐富。

  依據道教的說法,道教的中元節是「三元」之一。正月十五日為「上元」,是天官賜福紫微大帝誕辰日;七月十五日為「中元」,是地官誕辰日;十月十五日為「下元」,是水官解厄洞陰大帝誕辰日。天官、地官、水官,合稱為「三官大帝」,民間俗稱「三界公」。上、中、下三元節誕辰,是對天、地、水三界神明的自然崇拜。

  盂蘭盆供儀規自梁武帝大同四年傳入中國後,大行其道,雖經多次法難及歷史變遷至今不衰,正是由於其提倡之孝道符合我們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思想,儒家認為「大孝者,天之經、地之義、民之行」,有悠久文化的中華民族視敬老尊賢,上慈下孝為天經地義的美德,這也是佛教的基本精神。

  中元地官赦罪清虛大帝,名舜帝,是黃帝的八代孫,因生母死,父再娶,繼母後來生了兒子象,其父、繼母及象常害舜,但舜事奉父母,相待幼弟,仍恭敬如一。在歷山耕作,在雷澤網魚,在河濱製陶,他所居住的地方人民相攜來聚,兩年成村邑,三年成都市,二十歲時以孝舉聞名天下,三十歲時堯帝以二女賜為妻並禪帝位。舜事親至孝,所以中元節又叫「孝子節」,這天家家戶戶殺雞宰豬,準備極為豐盛的酒肉祭品,祭拜祖先與陰間鬼魂。同時民眾聚集廟宇中,豐盛祭品普施陰公,孝祭祖先,繼而普度遊魂野鬼,稱「中元普渡」。

  七月十五日,也是佛教的「盂蘭盆節」,盂蘭盆節起源於民間故事《目蓮救母》,據佛教《盂蘭盆經》記載,釋迦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蓮尊者被地藏王渡化後,其母卻肆意胡為,毆僧罵道,閻王一怒之下把她打入地獄受苦。某日目蓮神遊地獄,見母親化為餓鬼,不勝悲哀,於是送飯給母親吃,沒想到飯還沒送到母親口中,就化為火燄。目蓮無計可施,請教於佛祖,佛祖說:「你母生前罪孽太深,以你一人之力無法化解,必須仰賴十方僧眾,在七月十五日,備百味五果,置於盆中,共同祭祀,供養十方鬼靈,超渡眾餓鬼,才能解救你母的危難。」於是目蓮依佛祖旨意行事,蓮母才能脫離鬼道,升入天堂。後來的盂蘭盆會就是因目蓮救母之事而來的。

  據《盂蘭盆經》所載,眾僧在四月十五日「結制」於廟中持誦經咒,一共過了九十天,到七月十五日「解制」。七月十五日是眾僧功德圓滿之期,相傳在這天修供,其福報可百倍。

  佛教民眾在七月十五日做「盂蘭盆會」,以百味五果供養僧伽,以所得福報來為在生父母植福,也為去世父母超渡。而「中元普渡」則是用供品酒食祭祀不相干的孤魂野鬼,與佛教的「盂蘭盆會」是有區別的。

  《帝京景物略》中載:「十五日,諸寺建盂蘭會,夜於水次放燈、日放河燈。最勝水關,次泡子河也。上墳如清明時,或製小袋以往。祭甫訖。輒於墓次掏促織,滿袋則喜,秫竿肩之以歸。」

  《帝京歲時紀勝》載:「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燈,使小內監持荷葉,燃燭其中,羅列兩岸,以數千記。又用琉璃作荷花燈數千盞,隨波上下。……都中小兒亦於是夕執長柄荷葉,燃燭於內,青光熒熒,如燐火然。又以青篙縛香燼數百,燃為星星燈。鏤瓜皮,掏蓮蓬,俱可為燈,各具一質。」

  按道教信仰,七月十五日為職司管理陰間鬼魂的地官下降判定人間善惡的日子。

  古代人相信,人死後會變成鬼魂,悠游於天地之間。中元普度祭拜無子嗣的孤魂野鬼,讓們也能享受到人世間的熱忱,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「博愛」的延伸。

  普渡原意是「普遍超渡孤魂野鬼」,以地方寺廟為中心,舉行祭祀法會,廟裏擺設盛大的供品宴席,以祭祀孤魂野鬼,並請僧侶或道士作法,日夜誦經,普渡亡魂,餓鬼囚徒亦可得解脫。為了讓鬼魂方便於前來享受供宴,廟宇中會架設起掛著燈籠的長竹竿,有如燈塔一般。因此道教的中元節原本是祭祀地官並超度亡靈餓鬼的節日。在魏晉之後,佛教信仰引進中國,佛教盂蘭盆節普度眾僧的習俗,結合道教中元節普度餓鬼的祭典,形成集佛、道思想於一體的中元節,奉祀對象也由佛僧、地官擴大為孤魂野鬼。

  鬼是什麼樣子?沒有人看過。據說人如果「陽壽」未終,竟然橫死,死得不甘心不瞑目,就會變為「厲」復仇,冤有頭債有主,害人的兇手即使逃得了國法的制裁,也逃不了冤鬼的追殺。依古書解釋:「人死為鬼,鬼者歸也」,「鬼有所歸,即不為厲」。所謂「有所歸」,就是死後能夠入土為安,又能夠按時享受子孫的血食祭祀,自然不會作祟,使人不安。照傳統說法,如果一個人真的見了「鬼」,那就「危矣」,俗語說︰「少年見鬼不出三年,老人見鬼就在眼前。」

  人怕鬼,鬼怕什麼?傳說中鬼怕的東西挺多:怕桃木、怕人手中指的血、怕火、怕《皇曆時憲書》、怕《易經》、怕紅綢、紅布、紅紙,因此世俗常用紅布、紅紙張貼門上,效用跟懸掛「照妖鏡」、「八卦牌」差不多。

  古人說,鬼死為「斬耳」字,貼在門上,據說鬼就不敢進來。

  《宣室志》云︰「今善驅鬼唯漸耳。」唐代術士鄭漸善驅鬼,鬼魂只消看見他的簽名,三十六著,可就走為上著。後來以訛傳訛,把「漸」、「耳」二字合寫成了類似的符咒,再變就成了「斬耳」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